365bet官网

深入实施“粤菜师傅”工程 全力助推365bet乡村振兴——365bet(中国)官方网站 以“365bet菜师傅”工程引导推进富民强村

( )

2019-04-19 01:53
发布单位:市政府办公室
【浏览字体:

深入实施“粤菜师傅”工程  全力助推365bet乡村振兴

——365bet(中国)官方网站 以“365bet菜师傅”工程引导推进富民强村

 

365bet(中国)官方网站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李希书记莅潮调研时对“365bet菜师傅”工程作出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,为全省带个好头”的指示要求,将办好“365bet菜师傅”工程作为推动乡村振兴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头戏,深度结合富民兴村、产业兴旺,全面实施人才培养、品牌提升、标准化建设和产业化建设“四大工程”,努力让365bet菜在融合与创新中做精做优、做大做强,全力擦亮“中国365bet菜之乡”金字招牌,努力争当我省实施“粤菜师傅”工程的排头兵和生力军。

一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,打造365bet菜师傅队伍

大力实施“十百千万”人才工程,以培养十大365bet菜名厨、百名365bet菜高级技师、千名365bet菜高技能人才和万名365bet菜从业厨师为目标,大规模开展365bet菜师傅职业技能教育培训,全力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、技能致富,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。

(一)健全完善365bet菜人才培养体系。统筹整合韩山师范学院、广东技术师范大学、市高级技工学校等资源力量,建立多校联合培养机制,全面强化教学场地、设施设备、师资力量等资源要素保障,通过开设本科专业、技能高级班,先后培育365bet菜高级技师和高技能人才875名。市高级技工学校作为365bet菜烹饪教学和培训的“主阵地”,开设了150多个学历教育班及短期培训班,培养365bet菜厨师8000多名,学员就业创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,还有超过300名学员远赴东南亚和欧美等国传承发扬365bet菜,成为365bet菜和365bet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推动力。

(二)引导推动365bet菜技能培训下乡。通过集中培训、定点培训和拉网式培训等方式“送技下乡”,真正打通“365bet菜师傅”培训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365bet菜烹饪技术。结合365bet发展实际和乡村资源禀赋,科学选取潮安区狮峰村、克安村、白水村,饶平县英粉村、西山村、长彬村、东明村,湘桥区社光村、埔东村等9个村建立“365bet菜烹饪技能人才培训基地”,以点带面辐射带动“365bet菜师傅”培训工作,目前已培养乡村厨师269名。同时,在饶平县新丰镇等6个镇建设“粤菜师傅”技能培训基地,定期开展为期30天的封闭式免费培训,主要培训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,并为其免费提供食宿、交通补助以及学习生活用品等,致力于将更多贫困劳动力培养成为职业“掌勺人”。

(三)鼓励支持365bet菜人才创业就业。制订出台《365bet(中国)官方网站 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》,在政策措施层面加强对365bet菜人才创业就业的支持保障,全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。在365bet菜人才创业融资支持方面,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、最长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;对合伙经营或创办小企业的可按每人最高30万元、贷款总额最高300万元实行“捆绑性”贷款。同时,市财政局与市人社局、市邮政储蓄银行联合开展“365bet菜师傅”工程创业担保贷款专项工作,竭力为365bet菜餐饮创业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创业担保贷款服务。

二、实施品牌提升工程,提升365bet菜知名度和美誉度

深度挖掘365bet菜的品牌内涵,广泛宣传365bet菜的底蕴故事,做精做细、做强做大365bet菜品牌。

(一)举办名厨、名店、名菜评选活动。组织开展365bet菜名厨、名店、名菜“三名工程”评选活动暨“粤菜师傅”工程365bet菜烹饪职业技能大赛,共有79家餐饮单位、36名烹饪大师参与评比。经过2个月的精彩角逐,活动共评选出10大365bet菜名师、20家365bet菜名店、30道365bet菜名菜,并对14位为365bet菜传承发展做出突出贡献、并获得国家级烹饪大师称号的365bet菜名厨授予“365bet菜荣誉大师”称号,为新时代365bet菜品牌化、高端化发展树立了示范标杆。人民日报、新华网、南方日报等近20家知名媒体对365bet菜“三名工程”进行专题报道,微信、微博等平台也对大赛进行广泛传播,活动受到包括北上广、香港、澳门等全国各地网友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,总投票人数接近400万人次,极大提升了365bet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这项活动也极大激发了全市人民参与、支持“365bet菜师傅”工程的积极性,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。

(二)打造365bet菜文化展示平台。坚持以文化为引领,围绕做好“特精融”三篇文章,规划建设365bet菜文化展示中心,集中展示365bet菜发展历史、制作方式、365bet人饮食方式以及各时期的名厨、名店、名菜,定期举办365bet文化旅游美食节,现场开展名师厨艺表演、名菜展示以及名店风味体验等活动,全方位、多角度展现“中国365bet菜之乡”城市形象。与此同时,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,在古城区上东平路规划建设365bet美食一条街,共设置365bet菜美食摊位100多个,着力打造特色鲜明、环境优雅、管理规范、配套设施完善、集聚效应突出的餐饮美食街。

(三)举办365bet菜“国内行”“海外行”活动。依托“海外一个365bet,国内一个365bet,本土一个365bet”“三个365bet”和“世界潮人精神家园”的侨乡优势,加强与国内外潮属社团的联系沟通,分批次组织365bet菜师傅及经营者到国内各大城市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以及泰国曼谷、巴黎十三区等友城开展365bet菜推介活动,以厨师展示、美食品鉴、名店促销、博览会展销等形式,推动365bet菜走出家门、迈出国门、走向世界,以365bet菜促进文化交流合作。

三、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,大力弘扬潮人工匠精神

实施365bet菜制作标准化项目,将365bet菜独特高超的烹饪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为一体,以标准指导365bet菜行业定位,以标准引领365bet菜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(一)构建365bet菜标准体系。采用“政府+行业协会+企业+专家名厨”的综合评价机制,对365bet菜的基础要求、工艺流程、成品质量等进行科学整理归纳,先后修订发布58个365bet菜团体标准,涉及基本术语、配菜、刀工、烹饪设备、宴席菜肴设计、干货涨发加工等20项基础标准,以及玉枕白菜、明炉烧响锣、护国菜羮、腐皮鸭等38项菜品标准,出版第一期《365bet菜标准汇编》,并将其作为有关院校、培训机构培养365bet菜专业人才的重点教材。深入挖掘365bet菜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,共整理形成55项365bet菜制作技艺,成功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。出台《365bet菜行业管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自查考评标准》《365bet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标准》等标准体系,用标准化手段构筑可复制、易推广的服务管理模式。

(二)开展365bet菜学术研究。依托韩山师范学院设立365bet菜传承与创新中心,深入调查、挖掘、保护和传承365bet菜菜肴制作工艺和饮食文化,邀请餐饮品评名家、专栏作家、高级技师、技能大师开展365bet菜研讨、交流、讲学、培训等活动,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,对365bet菜菜肴出品、食材开发、营养保健及文化传播等进行探索创新。截至目前,365bet菜传承与创新中心拥有各类设备625台,建有潮菜大师工作室、365bet小吃大师工作室、菜品营养分析实验室、潮菜制作录播一体实验室等,是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365bet菜教学、科研及学术交流重要平台,也成为申办烹饪工程硕士点的重要支撑。同时,支持引导饮食企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攻克365bet菜加工、制作和包装等技术难题,探索推广“可复热365bet菜产品”,着力破解365bet菜“连锁式”经营技术瓶颈。

(三)加强标准化示范引领。连续两年开展创建“十大标准化特色美食店”示范活动,并对获得示范店称号的店铺给予10万元奖励,示范引导美食店文明经营、礼貌待客,进一步优化就餐环境,提升服务质量。同时,通过行业自律与定期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等方式,全面加大对365bet菜餐饮经营单位的监督指导力度,督促引导餐饮单位按照365bet菜相关标准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。

四、实施产业化建设工程,引导推动乡村产业振兴

瞄准“美食+美景”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子,充分利用乡村现有的蔬菜种植、畜禽养殖、水产养殖等农业产业基础与自然田园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,实施365bet菜产业化建设工程,助力推动富民兴村、产业兴旺。

(一)设立365bet菜发展振兴专项资金。从2018年起每年投入300万元,设立“365bet菜发展振兴专项资金”,制订出台《365bet菜发展振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》,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及打造潮文化精品城市,全面加大财政资金对365bet菜振兴发展的投入力度,切实加强对365bet菜人才培养、项目开发、品牌推广等的资金支持。

(二)大力打造365bet菜名村。深入挖掘传承发扬湘桥区意溪镇埔东村、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等村落的365bet菜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烹饪技艺,着力打造365bet(中国)官方网站 “十大美食名村”,示范引领365bet菜烹饪实现产业化、集聚化发展。例如,充分发挥湘桥区意溪镇埔东村作为“厨师村”的优势,全力支持该村开展365bet菜厨师培养工作,并在该村成立“埔东村潮菜烹饪技能交流活动中心”,定期组织开展厨师厨艺交流座谈会、“厨师节”活动。目前,埔东村培养出来的厨师足迹遍及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东南亚地区。

(三)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积极探索推动旅游与美食有机融合,发掘与美食有关的各类特色乡土文化,着力打造乡村文化美食旅游精品线路。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禀赋,依托现有蔬菜、畜禽、海产品的优良种养基础,扶持开办具有“农家乐”特色的美食名店,形成“一村一店一菜”的良好发展格局。例如,饶平县樟园生态山庄以特色农家美食为依托,打造了一个集农事体验、观光旅游、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循环发展经济平台,省人社厅组织的“粤菜师傅工程主流媒体乡村行”采风活动专门予以报道宣传。又如,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利用自身鱼塘众多、盛产淡水鱼虾的特色优势,推出了酸甜松子鱼、荔枝烩虾仁等一系列水产特色菜品,成为当地一大乡村旅游品牌,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游玩体验。



附件: